登录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管理服务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 讲师/教员
    • 研究员/副研究员
    • 外聘教授
    • 校外导师
  • 新闻动态
  • 学术科研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讲座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党史学习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工通知
    • 学生活动
    • 办事指南
  • 交流合作
  • 人才招聘
    • 人才引进

科研快讯丨告别匿名“盲区”!中大软工新系统RiskProp给以太坊账户做“信用体检”

●论文标题:RiskProp: Account Risk Rating on Ethereum via De-anonymous Score and Network Propagation●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区块链、以太坊、分享评估、反洗钱、交易分析近期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推出了RiskProp区块链账户风险智能评估系统。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以太坊账户的匿名性一直是把“双刃剑”——它保护了隐私,但也给识别风险账户带来了难题。RiskProp系统就像给区块链账户做“信用体检”,它巧妙地结合了账户的“去匿名化程度”和它们在交易网络中的“关系网”,以解决这个评估难题。RiskP

“五载薪传·师者引航”丨娄坚副教授:一位青年学者的科研基因传承与创新突围

编者按:值此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推出“五载薪传·师者引航”教师系列专访。这里有深耕学术多年的资深教授,也有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他们或专注前沿技术,或深耕教学创新,或探索产学研融合。通过他们分享的成长奋斗故事及对专业领域的见解,你将看到对科研攻坚的执着、课堂内外的温情、职业选择的智慧,以及如何在代码与算法中坚守热爱。愿这些师者的故事,成为你逐梦路上的微光,照亮前行的方向。——致敬五载匠心,共赴星辰大海教师简介娄坚,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曾于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信人工智能、可信大模型、人工智能隐私

招生宣传丨软件定义世界,工程铸就未来

1院系简介2020年6月,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整建制成立软件工程学院。学院积极构建学科发展框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营造学院良好文化氛围,形成鲜明的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中山大学软件工程的CSRankings(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根据软工四大顶会ASE、ICSE、FSE、ISSTA论文发表数量为主要评估指标)国际排名前5。学院围绕软件可靠性核心理论,形成包括可信大模型、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安全、智能软件、特色领域软件等方向的学科特色。科研团队主持多项国家、省部项目,发表有影响力学术论文多篇,获专利成果多项。2专业培养介绍

“五载薪传·师者引航”丨刘名威副教授:保持好奇心与勇气,不断试错成长

编者按:值此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推出“五载薪传·师者引航”教师系列专访。这里有深耕学术多年的资深教授,也有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他们或专注前沿技术,或深耕教学创新,或探索产学研融合。通过他们分享的成长奋斗故事及对专业领域的见解,你将看到对科研攻坚的执着、课堂内外的温情、职业选择的智慧,以及如何在代码与算法中坚守热爱。愿这些师者的故事,成为你逐梦路上的微光,照亮前行的方向。——致敬五载匠心,共赴星辰大海教师简介:刘名威刘名威,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海市可信大模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软件工程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计划”新锐学者

学子风采丨2021级国际学生陈建铧:从“逆袭”到“王者”,他一路“通关”

在中大,作为一名国际学生陈建铧从初入校园时“语言与学业逆袭”到成为“足球绿茵王者”从课桌前的埋头苦读的“校园挑战”到参与乡村振兴的“劳动实践”他以乐观与坚韧迎接每一次考验用专业知识和跨文化视野搭建起沟通与服务的桥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来自泰国的中大学子的故事——APIRAK RATANAKAROONPONG,中文名陈建铧,男,泰国籍,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中国政府奖学金,曾参加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山大学HSK来华留学宣传会(泰国专场)等活动,并加入了泰中同学会(TCSA)、学校足球协会、学院“

喜报丨我院教师论文在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大会评选中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为加快计算机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计算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23日-25日,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大会(CCGEC 2025)在开封中州国际饭店举行。喜报在该大会中,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公布了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大会论文录用结果,我院教师论文《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及协同发展研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大会简介中国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大会(CCGEC)两年一届,CCGEC 2025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密码学院)和CCF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软件导刊》《计算机教育》等杂志社协办

博学论坛第四十一期:人工智能时代的软件安全

学在软工丨“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学院开展“海外深造,筑梦未来”2025年第二期笃行沙龙活动

为帮助软件工程学院学生系统了解海外留学申请策略,掌握名校录取核心要素,我院学生会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于2025年4月20日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期笃行沙龙——“海外深造,筑梦未来”留学规划分享活动,邀请学院陈壮彬老师和2021级本科生龚敬,结合自身申请经历,从院校定位、材料准备、语言考试、推荐信获取等方面对留学规划进行介绍与解析。教师分享:陈壮彬老师分享人介绍:软件工程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助理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攻研究领域内大型智能软件系统,包括云计算、机器学习、数据中心网络等。留学锦囊:陈壮彬老师给同学们系统梳理了留学申请全流程,建议大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差异化时间规划,并提供了从材

五周年院庆丨关于邀请参加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本科生职业导师聘任活动的函

尊敬的校友、企业管理及技术骨干: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创办于2020年6月,整建制位于珠海校区。学院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根本目标,采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育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卓越软件工程人才。近年来,学院经过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从成立到步入正轨,综合实力与日俱增,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引育等多个方面均把握了“高质量”发展定位,服务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学科评估方面,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独立一级学科,是国家一流本科

学在软工丨“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学院开展“职通未来,扬帆起航”2025年第三期笃行沙龙活动

近日,为助力软件工程学院学子更好把握就业方向,提升求职竞争力,我院学生会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第三期笃行沙龙——“职通未来,扬帆起航”求职经验分享活动。邀请了学院2025届获得心仪工作offer的应届毕业生汤志曹、涂刚、胡城和何真玥,围绕行业选择、简历优化、面试策略等内容,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宝贵的求职经验与心得。分享人——汤志曹分享人介绍:软件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获得网易游戏研发工程师offer。分享内容:游戏行业求职经验行业观察:以游戏行业现状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研发工程师岗位需求与职业前景,详细介绍了求职面试准备的重点和实习策略。实践路径:分享贯穿实习到求职的完整时间线,

五周年院庆 | “览山观海”,软件工程学院工会开展景山云道徒步观景活动

在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五周年之际,学院工会于2025年5月18日组织教职工开展景山云道徒步观景活动。景山云道作为珠海首条山地景观栈道,全长8.4公里,海拔274米,以"串园、揽山、观海"三段串联起圆明新园、澳门回归公园、吉大水库等标志性景点。学院教职工队伍从景山公园出发,沿步道行经吉大水库、白莲洞公园,历经5个多小时,最终抵达澳门回归纪念公园。行进途中,学院教职工们时而驻足远眺城市天际线与葱郁山林相映的景致,时而交流工作生活趣事,步履轻快而从容,大家展现出积极融洽的互动状态。此次徒步活动不仅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舒展身心的户外空间,更通过自然情境下的自由交流,加强了学院团队间的协作默契。沿途的地理

活力软工 | 学院四支新建学生运动队:锋芒初露,青春飞扬

软件工程学院现已组建十支朝气蓬勃、活力满满的学生运动队,其中既有传承数届的老牌队伍,又有锋芒初露的新生力量。他们以汗水浇灌梦想,用拼搏诠释青春,向着更高更远的竞技舞台努力前进。今天这一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进学院四支新建运动队,听听他们从初期组建的磕磕绊绊到如今小有成果的奋斗故事。软工龙舟队:以梦为桨,劈波斩浪软件工程学院龙舟队成立于2024年9月,第一届队伍成员约20人,采取每周2次“水上+健身房”的训练模式。从“零”开始的全新出发队长(郭佳鑫): 刚开始组建队伍时,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因为珠海校区此前没有组建过龙舟队,我们没有太多经验,招新邀请了很多轮才把队伍完全配置好;比如码头修建、场地申

中山大学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珠海校区)

一、平台概览中山大学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珠海校区)(以下简称:平台)是中山大学为服务于珠海校区各学科及附属机构的科研和教学而建设的校级学科公共平台。平台于2023年8月2日正式获批成立,目前依托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建设管理。平台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瀚林2号楼,现有设备约255件,总价值约1600万元。平台目前配备共享目前配备共享高性能计算CPU核心数1288核,高端GPU卡56张,存储1.3+PB。图 1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瀚林2号(平台位于1楼A109及A110)图 2 平台一期建设机房二、管理框架平台采用“统筹建设、开放共享、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依托软件工程学院建设和管理,平台设立主任1名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育苗夏令营项目(第二期)收费公示

根据学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及财务管理相关规定,现对我单位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进行收费公示。项目名称收费标准计费单位收费依据中山大学人工智能育苗夏令营(第二期)8800元/人粤价〔2007〕186号文1.校友子女优惠500元,即收费8300元/人;2.中山大学教职工子女优惠1000元,即收费7800/人。单位负责人:陈征宇联系人:彭晓 联系电话:0756-3661003收费主管部门:财务处 监督电话:020-84113432软件工程学院2025年7月18日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2020年6月,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整建制成立软件工程学院。学院积极构建学科发展框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营造学院良好文化氛围,形成鲜明的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中山大学软件工程的CSRankings(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根据软工四大顶会ASE、ICSE、FSE、ISSTA论文发表数量为主要评估指标)国际排名前5。学院围绕软件可靠性核心理论,形成包括可信大模型、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安全、智能软件、特色领域软件等方向的学科特色。科研团队主持多项国家、省部项目,发表有影响力学术论文多篇,获专利成果多项。 我院现组织开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考核结果公示(第三批)

根据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院对报名考生进行综合考核,经研究生院审核,现将综合考核结果(第三批)予以公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在公示期内通过来电、来访、来信等形式实名向本院反映,逾期不予受理。序号考生姓名考生报名号报考专业代码及名称报考导师考核总成绩录取结果拟录取专业代码及名称拟录取导师备注1周子涵25100007157083500软件工程郑子彬565.8拟录取083500软件工程郑子彬2龚舒韫25100007162085405软件工程黄华威548.2拟录取085405软件工程黄华威3岑思25100007166085405软件工程郑子彬531拟录取0

博学论坛第三十六期:智能与安全:Web3与生成式AI的未来

博学论坛第三十六期:智能与安全:Web3与生成式AI的未来

“研”途新启,欢迎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读软工!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2024年9月6日软件工程学院迎来了“世纪华诞级”研究生新生他们怀揣热情与梦想从五湖四海奔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就此开启人生新“研”途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引导新生安全、健康、平稳、有序、便捷、温馨地完成入学,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学院加强党建引领,学院党委全面统筹,统一调度,做到提前谋划、明确分工、认真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迎新工作。提前策划,筹备早就位在2024级研究生新生官方企业微信群里学院及时传达入学通知消息耐心答疑,提供指引帮助新生提前了解报到流程接触学校和学院文化增强对中大和软工的归属感2024年9月2日学院党委蓝澍德副书记、辅导员周玉婷老师检查研究生新生将入住的宿舍并

中山大学参与成立“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

2024年9月11日,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粤港澳大湾区安全技术创新座谈会上,由中共广东省委网信办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广东分中心联合发起组织筹建的“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中山大学与华为公司、腾讯公司、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东莞市委网信办以及深圳河套发展署将共同参与“联合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院长郑子彬教授出席了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我院郑子彬院长出席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左三)“联合实验室”将在省委网信办的直接领导下,紧紧依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全面赋能,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广东分中心牵头实体化运行,属地网信等相关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页面 1
  • 页面 2
  • 页面 3
  • 页面 4
  • 当前页 5
  • 页面 6
  • 页面 7
  • 页面 8
  • 页面 9
  • 末页 尾页 » 

 

学院名称

 

   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联系电话:86(0)756-3661003

   邮编:519082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快速链接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教务部    中山大学学生处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    中山大学图书馆
   软工二维码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管理服务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 讲师/教员
    • 研究员/副研究员
    • 外聘教授
    • 校外导师
  • 新闻动态
  • 学术科研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讲座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党史学习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工通知
    • 学生活动
    • 办事指南
  • 交流合作
  • 人才招聘
    • 人才引进